今天是  
网站首页 > 福彩公益
福利院走出首位研究生
发布日期:2021-08-16

  繁花似锦的夏天,迎来一年毕业季。年幼失去父母的女孩蔡敏敏坚强面对命运,考上大学边读研边自立创业,日前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学位。蔡敏敏是“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的受惠者,也是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社会福利院福利院走出的第一位研究生,全院上下都为她称赞喝彩、激动不已。
福利院里健康成长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蔡敏敏是怀集县坳仔镇鱼北村人,2006年,父母相继因病离世,10岁的她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三姐弟主要靠亲戚接济,生活十分困难。“童年时我和两个弟弟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看待,特别是受重男轻女风俗的影响,亲戚想让我尽早出来工作、供养两个弟弟读书,我多次差点失去读书的机会。”蔡敏敏说,她从小就爱读书,“这样的经历让我懂得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尽早脱离这样的环境。”
    2009年,怀集县社会福利院建成,首批进入福利院的孩子共33名,蔡敏敏是其中之一。“这个大家庭是我点燃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完成梦想的支撑点。”在这个大家庭里,蔡敏敏得到了老师和工作人员的爱护、关怀和鼓励,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为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提供学习上的支持,使她安下心来勤奋读书。进入福利院时,蔡敏敏刚上初中,成绩排年级倒数;但性格倔强的蔡敏敏没有服输,每天清晨5点半出门上学、晚上10点半回到福利院,在不懈的努力拼搏下,她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在年级中进步了1000多名,第一次尝到努力学习带来成功的喜悦。由于放心不下在家乡生活的两个弟弟,蔡敏敏中途离开福利院,回到乡下和弟弟一起生活。课余时间,姑妈带着三姐弟砍竹子赚取生活费;生活上,蔡敏敏撑起了家,教弟弟做饭、做家务,放学后三姐弟到菜地浇水施肥,蔡敏敏还督促辅导弟弟们的学习,两个弟弟在近年分别考上了大学并毕业。
    尽管中途离开福利院,但福利院仍把蔡敏敏当成大家庭里的一员。“每当我遇到困难,苏阿姨、芳姐姐、珍姐姐和福利中心的老师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蔡敏敏还记得,苏阿姨送她一辆新的自行车,带她认识儿子的朋友,帮助她融入同龄人的圈子;芳姐姐、珍姐姐为她买来新衣服,还时常到学校探望她,一直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
自立自强圆梦大学一边读研一边创业
    2012年,蔡敏敏考入怀集中学高中部,通过领取孤儿生活补助,以及在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下完成学业。2015年,蔡敏敏考上了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期间,通过生源地贷款、孤儿生活补助、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和兼职家教完成了本科学业。
    “通过4年的学习,我十分认同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社工专业也让我对自己的经历释怀了,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我渴望追求更多的专业知识,用知识奉献社会、报答社会。”因此,蔡敏敏决定考研;但想到学费问题,她又有些退缩。“你放心考研吧,有困难跟我们说,我们一直都挺你。”在福利中心苏阿姨的鼓励下,通过一年多的备考,2019年蔡敏敏成功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
    2019年起,民政部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年满18周岁考上普通全日制本科、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孤儿,每人每学年资助1万元。
    蔡敏敏申领了资助金,同时,深知生活困难学生艰辛不易的她一边读研一边创业:“我决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创办不一样的教育培训机构,为莘莘学子‘摆渡’。”从本科实习时起,蔡敏敏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从事珠心算教学的教育培训机构,对幼儿园小朋友至高中学生的各门学科进行辅导。从创办之初只有10个学生,经过两年发展到100个学生,“看着学生们的进步,使我不禁想到了当年拼搏的自己。”蔡敏敏坚定地说,“虽然人们说寒门难出贵子,但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还是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在政策的帮助下,我们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机会,像我和两个弟弟都考上了大学。”
梦想为社工献青春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我特别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恩福利院这个大家庭,是它点燃了我的梦想,给了我无限的支持,让我有勇气改变人生命运,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理想。”蔡敏敏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目前不想放弃创办的培训机构,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考博士。“我希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教育学生,做一名出色的社会工作者,勤勤恳恳奉献自己的青春,为家乡建设多作贡献!”

  今年暑假,福利院上下不但替蔡敏敏高兴,还为4名考上大学的孩子而自豪:钱彩倩考上了大学本科,黄秋花专升本被录取,邓丽珊和邓青梅考上了大学专科。怀集县社会福利院负责人梁洁宁说:“截至今年6月,福利院先后培养研究生1人、本科生4人、大专生9人、中职生44人,我们以这些孩子为荣。福利院一直坚持以家庭模式管理和养育入院的孩子,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组成一个小家庭,福利院老师围绕‘感恩社会、立德自强、勤俭节约、快乐成长’宗旨,强化孩子的德育教育,引导他们发奋图强、立志成才,走向美好的未来。”(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陈学钢